签订商标转让合同时,应重点核查哪些风险点?
签订商标转让合同时,需重点核查商标权有效性、权利限制、合同条款完整性三大核心风险点,避免后续产生权属纠纷或转让无效。
一、商标权有效性风险核查
这是基础前提,若商标本身无效,转让合同也无实际意义。
核查商标是否在有效期内,需确认距离有效期满是否超过 6 个月(若临近需先办理续展再转让)。
核查商标是否存在被撤销、被宣告无效的记录,可通过 “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网上查询系统” 查询商标状态。
核查商标是否为完整转让,需确认转让的是商标的全部类别,还是仅部分核定商品 / 服务,避免漏转或错转。
二、商标权利限制风险核查
需确认商标是否存在权利负担,避免受让后被第三方主张权利。
核查商标是否已设定质押,若已质押且未解除,转让需经质权人同意,否则转让无效。
核查商标是否已许可他人使用,若存在独占许可或排他许可,需提前与被许可人协商,避免受让后无法正常使用。
核查商标是否涉及权属争议或侵权诉讼,若处于诉讼、异议或无效宣告程序中,需评估风险后再决定是否受让。
三、合同条款完整性风险核查
合同条款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关键,需明确核心内容以规避履约纠纷。
明确转让价格及支付方式,需约定付款节点(如定金、尾款支付时间)、金额及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。
明确商标过户时间及手续办理责任,需约定转让方配合提交材料的时限,以及未按时办理导致的赔偿责任。
明确瑕疵担保责任,需让转让方承诺 “商标无权利瑕疵”,若因转让方隐瞒问题导致商标无法使用,需约定赔偿方式。
明确后续服务及争议解决方式,需约定转让后是否提供商标使用资料(如 logo 源文件),并确定争议解决途径(如诉讼或仲裁)及管辖地。
小盾知识产权网